疫情之下康复医院如何防控?专家共识来了!发布时间:2020-02-22 点击量: 2963 次

2019 年12 月以来,我国及境外陆续出现2019 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患者,中国已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康复医院应遵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结合康复医院在环境、人员、设备等方面的特点做好预防与控制工作。为指导康复医院COVID-19 疫情下预防与控制工作,规范康复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流程,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康复医院内的传播风险,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机构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多家康复医院和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共同制定了《2019 冠状病毒病疫情下康复医院防控策略专家共识》。


01

COVID-19 概述



1.1 病原学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为β 属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 nm。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 30 min、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1.2 流行病学特点

1.2.1 传染源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1.2.2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确定。

1.2.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1.3 流行病学史

①发病前14 d 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②发病前14 d 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③发病前14 d 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④聚集性发病。


1.4 临床特点

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②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

③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④其他表现:乏力、腹泻等;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 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1.5 诊断标准

1.5.1 疑似病例

湖北以外省份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特点前3 条中的任意2 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特点中的前3 条。湖北省内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或无流行病学史,且同时符合临床特点前3 条中的2 条。

1.5.2 临床诊断病例(限湖北省)

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1.5.3 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

①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实时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②呼吸道标本或血液标本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02

康复医院建设管理特点及防控重点



2.1 康复医院建设管理特点

2.1.1 科室设置

康复医院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科室设置,体现临床与康复的相互融合和一体化发展;康复科室专业划分明确。

2.1.2 医疗工作

康复科室与临床科室组建跨学科康复团队,配备专科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临床、康复紧密结合,为功能障碍人群提供系统化、专业化康复诊疗服务。


2.2 康复医院防控重点

2.2.1 防控意识

康复工作人员院感知识相对薄弱,防控意识不足;对陪护人员如护工、家属等院感知识宣教相对缺乏。

2.2.2 康复治疗场所

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等开放性治疗室空间大,环境消毒工作难度大;治疗室内器械、徒手治疗等区域相对集中,人群较密集,流动性大。

水疗、中药熏蒸等治疗区域环境潮湿、通风不良,部分治疗室位于地下,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

物理因子治疗室多按不同物理因子分别设置(如高频电疗室、光疗室等),言语治疗室、心理治疗室、认知治疗室等需一对一治疗,此类治疗室空间相对狭小、封闭。

2.2.3 康复设备

治疗室内同类康复设备如电动站立床、康复踏车等多集中放置,重复使用率、交叉使用率高。

部分床边治疗设备、物理因子治疗设备在多个病区间流动,交叉使用。

多数康复设备治疗时,设备的局部如把手、电极等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

2.2.4 人员

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等需在病区进行康复评定、日常生活指导等康复服务,与患者近距离接触。

各专业康复治疗师(包括假肢矫形技师)每日接诊多名患者,徒手治疗多为一对一模式,治疗过程中由于辅助转移、手法操作等与患者身体密切接触。

治疗师为患者进行言语治疗、吞咽治疗、体位引流、排痰治疗等操作时,飞沫传播风险较高。

患者转移及康复过程中多需要陪护人员,容易造成人员相对密集;陪护人员与患者长时间接触,交叉感染风险较高。

康复医院收治的患者常有多种功能障碍并存,如日常生活自理困难、沟通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等,宣教难度较大,配合度、依从性不足,给培训防控知识和实施防控带来不便。

2.2.5 工作模式

多数患者的康复治疗(包括徒手和器械治疗)在各专业治疗室内集中进行,患者聚集且间距较小。

作业治疗、音乐治疗、心理治疗等专业常采用小组治疗、序贯治疗模式,多名患者集中在一个较小空间内。


03

COVID-19 疫情下康复医院防控基本要求



3.1 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遵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结合康复医院建设管理特点,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


3.2 开展全方位多维度感染防控培训

依据岗位职责确定针对不同人员的培训内容,尤其是对密切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重点培训;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针对性宣教和指导。


3.3 加强医患防护及环境、设备设施防护

确保所有医务人员及患者、陪护人员个人防护到位,强调手卫生;确保环境、设备设施清洁消毒严格到位;保持空气流通,人员密集和空气不流通区域增加安装空气消毒设施;加强医院空调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根据《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做好医院内空调清洁和维护,制定相应的空调使用疫情应急预案。


3.4 加强感染防控管理与监测

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重点技术及设备设施的感染防控管理与监测,发现隐患,及时改进。


3.5 加强医用物品使用管理

确保防护用品和物资的应急准备;康复诊疗技术、操作所用耗材、辅助用品尽量选择一次性物品,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


3.6 在安全防控前提下规范开展适宜康复治疗技术

在做好个人及设备感染防控的前提下,以分散治疗、避免聚集为原则,开展适宜性康复治疗,尽可能满足患者康复需求。


3.7 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康复服务

有条件的康复医疗机构鼓励通过微信、视频、宣传册等多种形式为患者提供居家康复建议和预防性康复指导;加设线上社会职业和心理康复咨询并辅导患者做好疫情期间心理支持。


04

康复医院科室及部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措施



4.1 门、急诊

康复医院大部分无发热门诊,因此门、急诊患者筛查流程与综合医院有所差别。康复医院门、急诊患者标准筛查流程

如图1。

治疗区重新规划,加大区域间隔,分散安排治疗时间。

尽量采用电话、视频、网络、可穿戴远程康复设备指导治疗。


4.2 病房

入院患者确保经过严格防控筛查。

危重患者需陪护时,陪护人员应严格筛查且固定。

缩短探视时间,探视人员进入病区必须佩戴口罩,并测量体温,询问症状及流行病学史。

尽量选择床边一对一康复治疗。

各病区设置应急隔离病房,设专人诊疗。

出现呼吸道、消化道症状患者须经筛查排除后方可继续康复治疗。


4.3 康复诊疗区域

4.3.1 科室管理要求

康复治疗前严格筛查。进行康复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严格筛查和甄别,经筛查符合`复治疗条件者方可进行康复治疗。

对出入治疗室人员严格管理。限定康复患者与陪同人员区域及路线。每个治疗区域(室)开放一个出入口,对出入人员严格排查,检测体温、做好登记;进入治疗室的所有人员必须按要求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严格做好患者防护措施。与治疗无关的私人物品不能带入治疗室内;康复治疗期间需正确佩戴口罩;执行徒手治疗等接触性操作时,对接触部位正确执行消毒程序。

减少聚集性治疗和转移治疗。停止小组治疗等集体性或聚集性治疗,尽量选择在床边进行康复治疗,提供一对一康复服务,降低感染风险。

协调安排治疗时间。在保证患者康复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分散安排患者治疗时间,避免患者聚集。

暂停部分感染风险较高的康复治疗项目,如熏蒸、水疗等。

改变多学科康复评价会模式。为避免人群聚集,建议暂时取消线下康复评价会,改为微信群、电话、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线上评价会。

改变交班模式。暂停科室集体交班,改为微信群线上交班及组内小交班模式;缩短交班时间,交班地点安排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交班时保持安全距离并佩戴口罩。

4.3.2 环境设置要求

治疗室合理布局及区域划分。治疗室内器械、治疗床等尽量分散;床间距至少> 1 m,设备间距至少> 1 m;治疗室外以明确的地面或墙面标识划分患者等候区和轮椅摆放区。

4.3.3 环境与设备清洁消毒

康复诊疗区域所有地面、物体表面每天至少消毒两次,空气消毒每天至少两次。

地面清洁消毒:治疗室地面使用有效氯含量500 mg/L的稀释液进行地面擦拭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清除污渍后,再行消毒;候诊区、走廊地面用有效氯含量500mg/L的稀释液进行消毒。

空气消毒:首选开窗通风,必要时可采用机械排风,通常> 1 h;或采用紫外线照射> 30 min,紫外线照射消毒有效距离为1.5 W/m3,需合理配置覆盖整个治疗室;治疗室面积较大、不适用紫外线消毒时,可合理配置空气消毒机消毒。

康复治疗辅助区域清洁消毒:办公区、患者等候区、公共区域、电梯按钮、楼梯扶手、办公桌椅、办公室常用物品(鼠标、卷尺等),可以用有效氯含量500 mg/L 的稀释液擦拭或浸泡,30 min 后用清水擦拭。

康复设备清洁消毒:皮革面材料、精密仪器或仪器的精密部分可用75%乙醇擦拭消毒,注意防火;金属材质器械用有效氯含量500 mg/L的稀释液擦拭,30 min 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所有康复器械,如踏车等,每名患者治疗完毕后应随时擦拭消毒;如有污物或肉眼可见污渍,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清除污渍后,再行消毒。


4.4 医技科室

4.4.1 检验科

室内空间保持通风,工作台面与地面严格消毒,相关物品分区放置,洁污分离,按时更换。

为防止交叉感染,科室使用门禁系统,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4.4.2 影像科及超声科

为防止交叉感染,有条件者应配备独立的应急隔离影像检查区域。

严格执行日常清洁、设备消毒、地面消毒、空气消毒。

4.4.3 药剂科

通过各种手段减少患者来院取药次数,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如允许开具长处方。

药师可通过网上APP 远程提供用药指导及居家药物服务。

保持发药窗口清洁无杂物,疫情期间使用有效氯含量500 mg/L的稀释液擦拭消毒。

安排病区护士依次进行住院药房取药。


05

重点防控环节



重点环节在遵循康复诊疗区域防控基础上须进一步加强。


5.1 吞咽言语治疗

凡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的治疗,如吞咽电刺激电极应尽量选择一次性电极,如条件不允许时应做到一用一换一消毒(75%乙醇)。

吞咽刺激冰棒应一次性使用,言语吞咽治疗过程中所用其他设备及辅助用具结束治疗后应及时物体表面消毒(75%乙醇)。

暂停需要进行大声说话或近距离有飞沫传播风险的项目。


5.2 物理因子治疗

尽量使用一次性床单、枕套。凡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的治疗,如低、中频电疗的电极应尽量选择一次性电极,如条件不允许时应做到一用一换一消毒(75%乙醇)。

对接触患者皮肤及创面的理疗仪器,治疗结束后应用75%乙醇擦拭消毒,再继续治疗。

进行石蜡治疗时,应选择蜡饼治疗,蜡饼外包覆一次性蜡袋,回收蜡袋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蜡疗专用保温棉垫应做到专人专用。

治疗设备接触到患者的伤口分泌物、唾液等体液时(如紫外线照射治疗使用的导子),在治疗结束后,应立即用75%乙醇擦拭并浸泡30 min 消毒。


5.3 传统康复(针灸)

患者就诊时使用一次性床单、枕套。治疗床之间应用布帘进行隔离,每次治疗后布帘应用75%乙醇喷雾消毒。治疗室间断应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

各种治疗针具均选用一次性针具,每次治疗后电针、红外线烤灯均进行表面消毒;艾灸盒、玻璃罐进行高温灭菌消毒。


5.4 高压氧

严格把控进舱治疗适应证,急需高压氧治疗的Ⅰ类适应证建议单独开舱治疗,如病情允许,可选择氧气加压舱;其他患者不建议高压氧治疗。陪护人员须严格筛查。

患者在非吸氧阶段佩戴口罩;陪护人员全程佩戴口罩。

治疗结束后可选择紫外线灯或臭氧消毒器消毒;用有效氯含量500 mg/L的稀释液擦拭氧舱内壁、地面和物体表面。

吸氧管和面罩必须专人专用,尽可能每次更换吸氧管,或治疗结束后消毒;面罩也需治疗后及时消毒。


5.5 特殊情况

对于设置发热门诊、隔离室或疫情严重地区的康复医院,对相应空间的设备设施、地面消毒,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提高含氯消毒液浓度。


06

康复医院医务及工作人员防护



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要求见表1。


6.1 康复医师

询问病情、病史,谈话,评估查体时,保持合理安全距离;必要时可使用肢体语言表示,减少唾液飞沫飞溅机会。

便携式评估测量工具如叩诊锤等,应在专门放置区域存放,在使用前后根据物体表面消毒标准进行消毒。


6.2 康复治疗师(包括假肢矫形技师)

治疗师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建议4 h 更换1 次;佩戴工作帽、一次性手套,治疗间隔必须正确洗手、消毒、更换手套。

呼吸物理治疗、排痰治疗、言语吞咽治疗,尤其是为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治疗时,建议严格防护。

治疗过程中如不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及时妥善处理。


6.3 康复护士

执行标准预防,根据护理操作暴露风险,采取分级防护措施。

实施病区管理,落实应急护理措施。执行上报机制,注重心理评估,指导心理调适。

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随访工作以电话、微信、视频、远程等方式开展。

吸痰操作以密闭式吸痰或半开放式吸痰代替开放式吸痰。


6.4 医技人员

检验人员在检验痰液、血液等分泌物及体液时必须佩戴口罩、手套进行防护。

影像人员熟练掌握个人防护级别的标准,防护措施到位。

药剂人员根据药学工作岗位,遵照低、中、高个人防护措施操作。


6.5 护工

科室内固定护工,减少陪护人员,控制护工流动。

加强对护工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知识讲解及防护培训,并确保掌握防控基本知识,如口罩的佩戴、洗手指征、手卫生规范操作等。


表1 医务人员的分级防护要求


07

康复医院发现疑似COVID-19 患者处理流程



如图2 所示。

注:康复医院大部分不是定点医疗机构且不是卫生健康委员会质量评估稳定的院内核酸检测试点医院


图2 康复医院发现疑似COVID-19 患者处理流程


08

康复医院COVID-19 疑似或确诊患者转运要求



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通知医院相关管理部门,联系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统一指挥中心,调配转运车辆,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并做好交接记录及终末环境、设备设施消毒工作,对院内相关接触人员隔离观察。

在线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