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洗澡迟接巡查组电话访谈,被给予警告处分;教师假期自费聚餐,被纪委通报批评……一些执纪简单化、问责粗线条甚至乱问责、错问责、问错责的现象冒头,虽然事后相关处理被撤销,却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哪些问责乱象最常见?背后暴露了什么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问责这件事。
1.“凑数式”问责
问责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也是解决管党治党问题的现实需要。然而,少数地方或部门为了完成年度问责指标,搞起了“凑数式”问责,把问责泛化、扩大化。
一位县级干部介绍,在中部某区城区一个拆迁项目中,有个别区干部工作方法粗暴简单,在群众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命令强行拆掉房屋。事后被拆迁群众在某重要会议期间越级上访,结果上访群众所在镇、村两级相关负责人也被问责通报。
这名干部说,被问责的干部辩解也没用,“毕竟是你辖区的人嘛!”他不禁感慨:缺乏全面分析的笼统问责,最后容易变成“找背锅人易,找负责人难”。
而有的部门扩大问责范围,把不属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的事项统计在内,对“八项规定”执行采取“沾边政策”,不管问题大小都往问责方向去靠,导致人人惶恐。可见,“凑数式”问责,不仅让问责逐步走形变味,甚至影响整个地区或部门的向心力。
我们不禁要问,是不是办案数量越多、处罚越多,就等于工作越有力?
就问责本身而言,其实际上是一种权力运行越轨后的纠偏机制。通俗地说,只有出现了问题,才会有跟进的问责。如果一个地方党风政风优良,领导干部遵纪守法,问责案件数量低原本是合情合理之事,这与执纪者因为不作为而导致“零办案”的现象,应该区别看待。
但是某些部门和领导干部,把“问责数量”视作管党治党的成效,动辄下达指标,靠“走量”来彰显“积极作为”,没把重点放在问责的质量和效果上,这本身就是形式主义、做表面功夫,值得警惕。
2.“看人下菜式”问责
还有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在实施问责过程中避重就轻,对真正的问题或强势部门退避三舍,以“捏软柿子”的心态“以大压小”,拿基层干部的小错误小问题“开刀”。
“上班喝牛奶被问责”事件,曾引发网友热议。2017年2月8日,一份问责通知单显示,在湖南省郴州技术产业开发区园,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上班期间喝牛奶,被园区纪工委暗访时候查到,随后该名办公室人员收到了一份问责通知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