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家庭常备的它可是个宝贝! 发布时间:2019-09-12 点击量: 2211 次
最近,进入了白露节气,天气昼夜温差较大,晚上会感到丝丝的凉意,明显地感觉到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这里为您介绍秋天养生适合的药食同源的食物。
说到秋季养生的药食同源食物,大家想到的可能是莲子、山药、银耳、百合。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另一种被很多人忽略的秋季食疗佳品——大枣。
大枣被认为是食疗的佳品,在传统中医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老少皆宜的大众补品。那么,秋日的佳果——大枣都有哪些具体的养生功效呢?听听西安交大一附院中医科孙烨医师怎么说。
专家简介
孙烨
关于“枣”的传说
相传,中秋时节,黄帝带领大臣、卫士到野外狩猎。走到一个山谷中,已人困马乏。这时只见半山上有几棵大树,红果累累悬于枝间,红若朝霞,灿若璞玉。于是黄帝顺手摘取一枚,含于口中,其味甘甜,顿觉神清气爽,体乏立解。士兵们吃后也连声说好,但都不知其名,就请黄帝为该果赐名。黄帝说:“此果解了我们饥劳之困,一路找来实属不易,就叫它‘找’吧!”时间久了,叫着叫着就变成了现在“枣”的读音。
从故事当中我们体会到,营养丰富的大枣在咱们中国可以说历史悠久!
大枣又名红枣、干枣等,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栗、杏、枣)之一,有“百果王”之称。秋天,正是鲜枣大量上市的季节,枣在人们的生活中,多象征着吉祥与幸福,是礼仪庆典上的必备之物。常见的习俗便是婚礼上关于“早生贵子”的祈福,一般是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在新婚夫妇的床头被角放几颗枣、花生、桂圆、莲子,取其谐音,以求早生贵子,多子多福!
枣为鼠李科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呈椭圆形或球形,长2~3.5cm,直径1.5~2.5cm;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时可见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那是从什么时候起,大枣被认为是药食同源的宝贝呢?
大枣作为药用最早记载于《五十二病方》,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中医认为枣可以养血、益气,常将枣用于补气补血的药方。大枣性质平和,既能“平胃气”,又能“和百药”,民间有“一日吃三枣,终生不显老”等谚语来说明大枣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脾、胃、心经。
【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用法与用量】6~15g。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表明,大枣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大枣皂苷、酸枣仁皂苷、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称。
俗话说:“要想美美的,粥里加红枣”,吃枣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煮粥食用,这是最佳的食用方法吗?红枣的养生吃法有哪几种?
1、生吃红枣,补中益气
红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果糖和各种氨基酸。中医认为红枣性暖、养血保血,可改善血液循环。红枣不但补血养气,还可养颜美容,气血两虚、脾胃功能不好的人适宜多吃。
2、红枣泡水,养肝排毒
实验证明,每天给肝功能差的人喝大枣水,持续1周能增加人体血清蛋白,从而达到保肝排毒的功效。
3、红枣泡茶,补气护嗓
红枣炒黑后泡茶喝,可治疗胃寒、胃痛。如果再放入桂圆,就是补血补气茶了,适合教师、营业员等使用嗓子频率较高的人。
4、红枣熬汤,止咳润肺
中医上讲,女性有躁郁不安、心神不宁等症状,可用适量百合、莲子搭配红枣调理。若与小米同煮,可更好地发挥红枣安神的效用。也特别适合秋季食用。
1、大枣山药粥
材料:山药100g,大枣20g,粳米、糯米各50g。
制作方法:将山药、大枣、粳米、糯米洗净,置于锅中,加水适量,熬煮成粥即可。
药膳解析:大枣味甘性温,可养血益气;山药性味平和,补脾肺肾三经,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之效;粳米、糯米养胃,合用有平补脾胃之效。尤益于脾胃虚弱者食用。
2、红枣牛奶粥
材料:大枣10颗,红豆30g,红莲子15g,粳米30g,糯米30g,纯牛奶250ml,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1.将红豆、莲子用清水浸泡一夜备用;2.红枣洗净,对半切开,去核;粳米、糯米淘洗干净,加入红枣、红豆、莲子,加入比煮饭时稍多的水,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焖煮1小时;3.加入牛奶,继续小火焖煮15分钟;4.红枣本身有甜味,一般无需再加糖。如果喜欢甜味浓一些,可加入少量的冰糖或红糖调味(糖尿病患者则不宜加糖)。
药膳解析:大枣,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具有滋阴补阳,补血之功效;红豆,生津、利小便、消肿;红莲子,莲子成熟时割去莲房,除去果皮后干燥所得,有养心安神之效;牛奶,味甘性微寒,可生津止渴、滋润肠道、清热通便、补虚健脾;与粳米、糯米同煮,有益气养血、补中健脾之效。
红枣再好4类人也别吃
大枣虽好,但下列4类人,最好少吃或不吃大枣:
一、痰湿偏盛者
这样的人常表现为舌苔厚腻、口甜或口中发腻、食欲不振,平时常感觉胃部胀满,严重者会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眼睑及面部浮肿等症状。大枣的滋腻之性容易助湿,使得痰湿停留在体内难以清除,进而加重上述不适。这种体质的人更适合吃薏仁、红小豆、山药、丝瓜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二、爱上火的人
这类人体质偏热,经常出现便秘、口臭、咽喉牙龈肿痛等上火症状,而大枣性味甘温,偏于温补,若大量食用,犹如火上浇油。
三、感冒初期患者
感冒初期,入侵人体的风寒或者风热之邪正盛,若此时食用大枣,其黏腻的性质常常会导致邪气滞留,造成“闭门留寇”的后果,使得体内的病邪难以驱除,不利于恢复。
四、糖尿病患者
大枣含糖量较多,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病情加重。因此,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大枣。